第2期 中国企业定量分析②

第2期 中国企业定量分析②

利墨提供的中国企业信用调查报告中,通常包含财务报表信息。但是,经常有客户问,
“中国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相信吗?”
从结论来说,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都不能轻易相信拿到的财务报表的内容。在日本,主要发生在中小型企业的案例,面向调查公司、面向银行以及面向税务所等等,面向不同的对象提交不同内容的财务报表。中国也一样,存在这种提交给工商局和提交给税务局的财务报表不同的情况。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鉴别拿到的财务报表信息是否可信,即衡量是否有账务作假极为重要。这次将介绍鉴别假账时非常有用的指标“周转期分析”。

周转期分析

周转期分析有应收债权周转期,库存周转期,应付债务周转期等多种类型。计算非常简单,对象科目为分子,月销售额(销售额÷12个月)为分母,进行除法运算即可。计算结果表示 “几个月的”月销售额。

应收债权周转期

所有者权益比率
※应收债权=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该指标表示从交货到收回货款平均需要几个月(回款时长)。与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以及与以前年度的报表进行时间序列上的比较,如果发现期限大幅长期化,有可能是填塞分销渠道、账款回收条件恶化、产生坏账、账务作假等负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引起警惕。

 

库存周转期

有息借款依存率

表示从买入到卖出,商品作为库存持有了几个月。
该指标也和应收债权周转期一样,进行行业比较和时间序列比较,如果发现期限长期化,则需要小心虚报库存、不良库存等发生的可能性。
进行账目作假时,最容易被利用的会计科目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如果应收债权周转期和库存周转期与上期相比延长了一个月以上,则应该通过销售负责人向对方公司确认原因。

账务作假案例(由于中国业务而破产的E商社)

在东证主板上市的地区老字号大型商社E商社,在中国的业务大幅增长,面向中国的销售额达到了总体的70%。
但是,由于中国子公司持有的应收债权的回款产生了不确定性,不得不计入550亿日元坏账准备 金,导致超额债务,走到了申请民事重整手续的地步。
从E商社在中国的核心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来看,发现账务作假之前的2013年12月期的报表上,相对于80亿元的销售额,应收债权竟然超过22亿元。
应收债权周转期的计算结果为3.3个月(=应收债权22亿元÷(销售额80亿元÷12个月)),由于该公司后来公开的持有债权是1个月,所以实际上还要多2个多月,并且在金额上,为了虚增销售额及利润,竟然过多计入了约260亿日元。

如上所示,进行周转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注意到账务作假和资产的不良要素等问题。为了避免与经营异常公司进行交易,建议在分析财报内容时灵活运用。

中国制造业的行业平均值

行业 应收账款周转期 库存周转期
制造业总体 1.18个月 1.23个月
 金属制品业 1.42个月 1.39个月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7个月 0.98个月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4个月 1.20个月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08个月 1.07个月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79个月 1.02个月
 农副食品加工业 0.47个月 1.02个月

※对象为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并且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大中型企业。
※本公司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14年度)计算得出。

中国企业信用调查服务 业务咨询 利墨邮件杂志
资料下载 说明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