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9:00-17:30(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关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日资企业的地区分布,继2024年4月发布的《中国日资企业地区分布排行榜》(涵盖27,750家日资企业)之后,为了重新梳理整体情况,我们依据2025年4月的数据(27,148家日资企业)再次进行了“日资企业地区分布排行榜”的调查。
日资企业数量最多的前10个地区及其与上次调查的对比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中,前10个地区的名单未发生变化;在排名方面,仅北京市与山东省发生互换:北京市上升1位至第5,山东省则下降1位至第6。其余地区排名均与上次持平。除第8位的天津市和第10位的湖北省外,其余地区的日资企业数量均有所减少。
从各地区日资企业数量占整体比重的变化来看,山东省的份额下降0.7个百分点,降幅最为显著。在我们此前发布的《在华日资企业停业/关闭动向》(共2,163家)中,山东省以182家位居停业/关闭企业数量第4位。根据JETRO的调查结果,山东省日资企业普遍反映,与其他地区相比,竞争加剧、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主要出口市场(日本)需求萎缩,是导致业绩恶化的突出因素,而这些业绩恶化很可能成为企业撤离的主要原因。
表1 在华日资企业地区分布排行榜 第1名~第10名
※份额(%)=各地区企业数 ÷ 企业总数
份额与上次增减=本次份额-上次份额
如图1所示,日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中部地区,则以四川省和湖北省为主要落脚点,向西北及西南地区的布局极为有限。该分布格局自上次调查以来未见明显变化,与中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高度相关。
图1 在华日资企业地域分布图
如表2所示,2023—2024年新设立的日资企业(共2,284家)的地区分布排行榜中,广东省超越上海市和江苏省,跃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大地区集中了全部新设立的日资企业约50%的份额。此外,浙江省超越辽宁省和北京市,升至第4位;山东省则跌出前十,由重庆市取而代之,位列第8。这些地区的新设企业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饮及批发行业,显示出日本企业将其视为重要消费市场而积极布局的趋势。
表2 2023—2024年新设日资企业地区分布排行榜
※占比(%)=各地区2023—2024年新设立企业数 ÷ 2023—2024年全部新设立企业总数
如图2所示,在多数排名靠前的地区,2022年和2023年的新设日资企业数量受新冠疫情冲击而明显下滑,但到2024年已大幅回升。然而,山东省在2022年创下新设企业数量峰值后,并未呈现复苏趋势,反而持续减少。
图2 2015—2024年主要地区新设日资企业数量变化趋势
本次调查梳理了在华日资企业的地域分布及其变化。除天津市和湖北省外,各地的在华日资企业数量均呈下降趋势;除山东省外,整体地域结构保持稳定。2023年以后设立的新企业明显向市场规模大、消费能力强的地区集中,广东、浙江、重庆的增长尤为突出,主要地区的新设企业数量已出现回升迹象。各地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的差异,对企业选址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希望本文所呈现的各项动向,能为日资企业未来在华布局战略的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资料]
表3 在华日资企业地区分布排行榜 第11名~第31名
[调查概况]
・调查名称:中国日资企业地区分布排行榜
・调查方法:基于在中国公开的日资企业法人登记信息
・数据更新时间:2025年4月当时已披露的法人登记信息
・调查对象:在中国全境登记的、由日本企业出资的中国企业及其旗下企业
・调查企业数量:27,148家
※“中国日资企业数据库”是指利墨独家收集、把在中国全境注册登记的日本企业所投资的中国企业及其下属企业信息,与日本母公司信息对应关联的数据库。
※ 本次调查使用的中国法人登记信息为截至2025年4月已公开的数据,受企业申报情况等因素影响,可能与最新信息存在差异。
利墨在中国提供中日双语云端办公系统、e-learning系统以及中国企业信用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员工培训和交易对手管理,从管理层面全面支援在华日企。
此外,自2024年6月起,为满足客户需求,我们推出了全新服务“在华日企攻略Monster”。该服务可对中国全境的日资企业数据进行精准检索:用户可按业务内容、注册资本、日本母公司等筛选条件,一键提取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利墨独有的日企数据库,我们可提供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准确信息。如您正在考虑在华业务拓展,欢迎随时垂询并利用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