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期 关于 AI 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的意识调查

发布时间:2025.02.26

从 2022 年末开始,对话式 AI 的 ChatGPT 逐渐受到关注。在商业领域对 AI 技术的应用加速这一背景下,利墨(Risk Monster)以商务人士为对象,独自开展了「关于 AI 技术在商业应用方面的意识调查」(2024 年 11 月 29 日 – 12 月 2 日开展),获得了 1000 人的回复。

 从类别来看,“30 岁以下” 人群以及 “创业公司的工作人员” 的 AI 技术使用率较高,对新技术敏感的年轻群体和创业公司员工的高使用率成为显著特征。按代际划分,中老年群体的使用率较低,但另一方面,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 “管理岗位(课长及以上)” 的使用率接近半数。由此可以看出,在要求决策迅速化和业务高效化的管理岗位中,相比其他中老年人群对 AI 技术的应用意识更高。

 就各类 AI 技术的应用情况而言,“文章撰写、翻译” 以及 “编程、数据统计” 主要在 “制造业” 和 “电力、燃气、热力供应、水行业” 中用于制作公司内外的资料、开发程序等,对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信息收集、未来预测” 和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析、判断” 在 “金融、保险业” 和 “房地产、物品租赁业” 中,被用于分析客户使用倾向、预测经济和需求趋势,在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方面发挥了作用。前者借助 ChatGPT 等工具,相对容易使用且效果明显;而后者虽然能取得更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构建程序需要专业知识,目前的使用频率低于前者。

在当前 AI 技术的应用现状中,“未使用(不被允许使用)” 的比例仍高达 70%,还不能说 AI 技术得到了积极应用。其原因可能在于尚未摸索出 AI 技术的有效使用方法,以及 AI 技术使用者所需的技巧方法或知识储备不足。


 AI 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业务的高效化和省力化,提高其应用程度有望缓解企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可以降低成本,因此这也是企业希望积极推进的领域。在因落后于其他公司而导致竞争力受损之前,企业不妨先从操作简单、通用性高的 “文章撰写、翻译”“信息收集” 等功能入手使用 AI 技术,积累公司的 AI 应用经验。

调查结果 [Q1]您所在的部门,正在使用(或被允许使用)的 AI 技术是什么?

调查 AI 技术的使用(使用许可)情况后发现,“未使用(不被允许使用)” 的比例占总体的 72.0%,“正在使用(被允许使用)” 的比例不到 30%。

从性别来看,男女的 “正在使用” 比例均低于 30%,使用情况差异不大。但按代际划分,30 岁以下人群的使用率超过 30%,而 40 岁及以上人群的使用率则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这表明年轻一代在更积极地应用 AI 技术。不过,另一方面,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 “管理岗位(课长及以上)” 的使用率达到了 47.8%,接近半数,由此可推测他们在为实现业务高效化和省力化而应用 AI 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意识。

从工作单位类型来看,创业公司(使用率 52.4%)和大企业(使用率 41.7%)积极应用 AI 技术。特别是创业公司,由于应用先进技术更易直接与促进公司成长、提升竞争力挂钩,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是在积极应用 AI 技术。(图表 A)

调查結果 [Q2]您在个人工作中,正在使用的 AI 技术有哪些?

对 AI 技术使用者的使用用途进行调查后发现,选择 “文章修改、校对、总结、翻译”(回答率46.8%)的人数最多,其次是 “编程、数据统计”(回答率 38.9%)、“图像生成、图像及语音识别”(回答率 26.4%)。


从行业类别观察正在使用的 AI 技术,能看出各行业存在不同倾向。在使用率最高的 “文章修改、校对、总结、翻译” 方面,“制造业”(回答率 61.4%)、“金融、保险业”(回答率 57.7%)的应用较为突出;“编程、数据统计” 则在 “电力、燃气、热力供应、水行业”(回答率 55.6%)、“信息通信业”(回答率 53.3%)、“运输、邮政业”(回答率 50.0%)应用广泛;“图像生成、图像及语音识别” 在 “房地产、物品租赁业”(回答率 57.1%)、“信息通信业”(回答率 53.3%)、“建筑业”(回答率 41.7%)的应用较为积极。


其中,“图像生成、图像及语音识别” 在 “房地产、物品租赁业” 和 “信息通信业”,以及 “信息收集、未来预测” 在 “金融、保险业”(回答率 65.4%)和 “房地产、物品租赁业”(回答率 57.1%)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由此可推断 AI 技术与这些行业的业务之间存在较强的适配性。(图表 C)

更多专栏Column

第68期 关于 AI 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的意识调查

查看专栏

第67期 对于企业交易风险的意识调查

查看专栏

利墨服务Limo Service

中国的
授信管理支持

为贵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授信判断
提供支持。

转到详细页面

低价格的
信息共有工具

用电子系统强化在中国的
日本中小企业的“组织力”。

转到详细页面

将“日本的知识”
传授给当地员工

为贵公司解决中国当地员工的
培训研修课题。

转到详细页面


资料下载 说明会一览